查看原文
其他

不要去劝一个执意要吃屎的人

江上说 江上说的 2020-01-27

   


  【按】国宝帮朱作家好像特别中意这个题目,已经先后写过很多篇吃屎的文章了。也许,他是真的怀疑有人要跟他抢着吃吧。本文旨在于分析产生国宝帮的思想根源,并不打算以此唤醒国宝帮中的任何一个人,也不打算劝他们不要吃屎。




   这段时间,我们一直都在这样对话:

   “重大博的展品不对!”

   “吴教授是著名收藏家!”

   “重大博的展品不对!”

   “吴教授的藏品是捐献的!”

   “重大博的展品不对!”

   “吴教授都气得吐血了!”

   “重大博的展品不对!”

   “吴教授要告你侵犯名誉权!”

   “重大博的展品不对!”

   “钱律师说你的末日要到了!”

   “重大博的展品不对!”

   “我们喜欢抱错的孩子!”

   “重大博的展品不对!”

   “你们是文化汉奸利益集团走狗!

  “......”


   然后你就发现,跟“国宝帮”讲真伪问题,完全是对牛弹琴,牛不入耳。即便是人家司法鉴定机构送上门来,免费服务,他们也照样视而不见,避重就轻,顾左右而言他。



   进入今天的话题前,我们先来明确一个概念:国宝帮到底指的是哪一类人?

   多数时候,人们把哪些买卖假国宝的人都称之为国宝帮。其实,这是不够准确的。

   买卖假国宝的,应该分为两类人:

    一类是棒槌。他们毫无眼力,却又谜之自信。对自己的悟性和眼力充满信心,把垃圾当国宝,把骗局当运气,且容不得半分质疑。

    一类是骗子。他们明知道自己买卖的是假货,却仍然要把它们当作真货,并从中渔利。这类人是为国宝帮提供服务的,充其量只能算是“泛国宝帮”。出于利益上的考虑,他们往往会跟国宝帮同气连枝,异口同声,表现出完全相同的症状。部分中途觉醒的国宝帮,为了自己的利益,也有可能转化为“泛国宝帮”。

   本文所指的国宝帮,以第一类人群为主,欢迎对号入座。






    对于一般收藏者来说,吃药打眼、真真假假本是十分寻常的事情,谁都经历过。正常情况下,如果你说某人的东西不对,他一定会问你:哪里不对?为啥不对?对的应该什么样?即便是有争吵,那也是围绕东西的真伪展开的。 

    国宝帮不一样,他们最不能面对的,就是东西的真伪。最不能容忍的,就是有人怀疑他的东西不对。只要有人提及,他们分分钟都会原地爆炸,然后就是一通乱骂:你眼力不行,你少见多怪,你文化汉奸,你境外势力......什么都骂,就是不跟你讨论真假的问题。



    除了少数知假售假的骗子,国宝帮里面其实多数都是受害者。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。他们把一生的积蓄都换成了"国宝",指望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财富。现在你说东西是假的,发财梦泡汤了,他怎么能甘心呢?

    就像一个得了癌症的人,大医院说他已经是晚期了,扩散了,没治了。正在绝望之中,突然有个江湖游医冒出来说,自己有祖传秘方,绝对能治好他的病。那他多半一定会选择相信游医的鬼话。因为这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,只要能活命,花再多冤枉钱他都心甘情愿。

    企业家和离退休官员群体,也是国宝帮重灾区,是“泛国宝帮”的重点围猎对象。这些人通常都是某一领域的成功人士,有文化上的需求,有比较强的购买力,缺乏文博知识和经验却又相当自信甚至自负,他们往往是特别容易被洗脑的。“泛国宝帮”通常会投其所好,捡他们爱听的说。比如夸他们悟性高、眼力好、运气好、有文化等等,夸晕之后,乘势拿下。而且,这些人一旦入坑,你是很难叫醒他们的。因为你否认他的藏品,就等于否认了他的悟性、眼力和文化。他们宁可相信骗子也不会相信你,宁可承认自己穷,也不会承认自己悟性低、眼力差、没文化。



   从《邱季端的律师:我有200个鸡缸杯》一文中,读到罗素的几句话:“如果你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,这就表明,你已经下意识地感觉到你那种看法没有充分理由。如果某个人硬要说2加2等于5,或者说冰岛位于赤道,你就只会感到怜悯而不是愤怒,除非你自己对数学和地理也是这样无知,因而他的看法竟然动摇了你的相反的见解。”“所以,不论什么时候,只要发现自己对不同的意见发起火来,你就要小心,因为一经检查,你大概就会发现,你的信念并没有充分证据。”

   这就是国宝帮容易发怒、喜欢骂人的根源所在。或许,他们的潜意识里,也时常会有这种焦虑: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说我的东西不对?是不是我搞错了?我的东西真的不对?不不不,不能承认,承认了就完了。所以,他们东扯西拉,怼天怼地,无非是想要死守摇摇欲坠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。因为这道防线一旦打开,他的“精神枷锁”就没法“升华”了,“亿万家产”就化为泡影了,这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呀!

   


    思维方式决定收藏的路数。思维方式对了,即便偶尔打眼上当,那也是一种历练。思维方式不对,即便是玩上一辈子,也只会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。

    国宝帮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奇葩之处,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


    1、逆向思维

   通常来说,除了一眼假的臆造品和低仿品(直接就pass了),我们判断一件东西的真伪,方法就俩字:找茬!从形制、包浆、纹饰、细节等各个方面找问题,只要有一处与真品特征不符,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它是一件假货了。国宝帮的思维方式刚好是反着来的,拿到东西都是先看哪些地方跟书上的记载是接近的,那些特征看起来好像是对的。照着这个办法,再怎么不对的东西,都能轻轻松松找出十处八处N处对的地方,然后就看哪儿哪儿对了。

     2、微观思维

   看东西不从宏观上去把握,也不去了解古代器型发展的基本脉络。一上手就掏放大镜,明明型制上就已经假得离谱了,他却非得看开片,看发色,看气泡,看………然后,就奔着第一条说的路子上去了。

    就好比,人家牵了一头猪过来,告诉你这是一头牛。正常人一眼就能看明白,国宝帮却不会。他们会想:咦,这头牛长得有点不一样吔?怎么没长角呀?难道是还没被人发现过的新品种吗?然后,掏出放大镜,看眼睛,看舌苔,看毛色,看蛋蛋......



 3、拉大旗作虎皮   

     因为内心的不自信,国宝帮很热衷于加入各种莫名其妙的组织,为自己谋求各种各样的身份和名头。甚至自己搞个组织给自己评奖封号,动不动就是“世界华人xxx”、“xxx金奖”、“中国十大收藏家”。有的则特别喜欢跟名人、领导、明星合影,用来拔高自己的咖位,好像跟这些人照个相,他的东西就通过鉴定了似的。

4、赌徒心理

     很多国宝帮都是以买彩票的心理来看待收藏的。以为只要自己不停地买不停地买,买它个一百件、一千件,总能碰上一件两件好的。而且,只要捡到一次漏,就连本带利都回来了。殊不知,这种撞大运的做法,比买彩票中大奖还要难上千倍。卖彩票的人并不知道哪一张会中奖,卖国宝的却知道哪一件是真的哪一件是假的。他们有的是办法让你绕过真货,买走赝品。



5、受虐妄想

    在国宝帮看来,几乎全世界都在与他们为敌。所以他们特喜欢幻想自己被政府、被专家、被文物部门、被利益集团、被海外反华势力打压迫害。只要你说他东西不对,你就是在迫害他,打压他。你就是文化汉奸反动势力既得利益集团,你就是有组织有预谋的阴谋家野心家。国宝帮的文章,也绝大多数是以骂打假、骂专家、骂文物局、骂政府、骂拍卖行、骂博物馆、骂全世界为主要内容的。

    对了,他们还特别喜欢给领导人写信

6、抱团取暖

    国宝帮动不动就喜欢代表“全国人民收藏家(民藏)”,因为自己太过不堪一击,所以,遇到屁大点儿事情,他也一定要扯上全国人民扯上“民藏界”扯上老祖宗。然后一定会有一大帮同病相怜的人出来帮着破口大骂,维护他们共同的“国宝梦”。他们有自己的组织,比如臭名昭著的文保会;有自己的律师,比如治国养生的钱律师;有自己的写手,比如文笔极差的史海遗珍、玄庐君等等;有自己的科研人员,比如学中文的母老师......最关键的,他们有共同的利益。


7、喜欢打赌

    除了量子大法,国宝帮证明自己东西真伪的惯用伎俩是悬赏X千万元、X百万元,让打假者找着他的破烂复制一件一模一样的出来。正常人当然不会无聊到这个程度,于是他们就可以宣布无人揭榜,所以,他们的东西都是真的。关于这点,我已经在以前的文章中用“秦始皇吃过的爆米花”嘲笑过了,这里不再赘述。

8、以假证史

    国宝帮通常都是把自己当作宇宙中心的,他们探讨一切问题的根本前提就是:自己的东西一定是对的,自己的东西就是一把尺子可以用来丈量一切,美其名曰“以物证史”。历史与他不符,就修改历史;文献与他们不符,就否定文献。朱作家就用一堆假货,丧心病狂地把《红楼梦》成书时间推到了宋朝,还连写七八篇狗屁文章,来宣传自己的研究成果。

    当然,朱作家的研究成果还远不止这个,还有更惊世骇俗的,比如:

    ● 伏羲、女娲起源于欧洲

    ● 耶稣是史前中国人

    ●古埃及文明起源于中国辽宁

    ● 释迦摩尼是史前人类,佛教历史必须改写。

    ● 秦始皇兵马俑发端于三星堆

    ●  司南起源于良渚文化

    ●  洛书起源于红山文化

       ......



    这位朱作家在自己的公众号里,特别喜欢用这张网红图,作为自己的座右铭。我觉得还真是挺贴切的,既然朱作家吃得这么津津有味,我们也无需再劝,已经有太多人在跟他抢着吃了。

    咱就一个要求:别把屎端到学校去吃!




(本文图片来网络,如有冒犯,请留言联系本人)



更多内容  

国宝帮不可怕,可怕的是国宝帮进校园
严重质疑孙为群同志的党员身份和素质
视频 | 央视《新闻1 1》评重大博物馆赝品事件
焦点访谈 | 仿古瓷高手贾老师谈假货
不想当官员的书法家不是一个好商人
钱律师,您也在北京十五中博物馆办过展览呀
重大博物馆事件转折:文物鉴定的试金石来了,吴教授敢接招吗?
重大博研究人员:我们的内心巍然不动
●重庆大学耗资670万建了一座赝品博物馆?

●艺术漫谈:对“国宝帮”藏品的再认识

●在线等:吴应骑教授的律师声明来了,咋整?

“我曾经幼稚地以为,律师都是懂法的”

江上造了什么孽?你们非要给我看这些!



Modified on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